江苏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

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73


目录

序言1

一、十二五主要成绩与经验1

(一)十二五主要成绩1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1

2.学科建设成效显著2

3.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2

4.科技工作实现突破3

5.办学条件明显改善4

6.党建工作全面加强4

(二)十二五主要经验5

1.统筹兼顾,科学发展5

2.强化内涵,凝练特色5

3.创新机制,重点牵引5

二、发展环境6

(一)外部环境6

1.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和挑战6

2.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7

3.地方发展机遇和挑战7

(二)内部环境8

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重点指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总体目标9

(三)发展战略10

1.改革驱动战略10

2.创新协同战略10

3.特色强校战略10

(四)主要任务11

(五)重点指标12

四、发展举措15

(一)教学改革深化工程15

1.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竞争力15

2.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15

3.完善教学条件,培育高水平成果16

4.夯实“双创”体系,增强实践能力16

(二)学生素质提升工程16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筑牢思想认同基础16

2.以科技竞赛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17

3.以船魂精神为指引,强化学生海洋意识17

4.以骨干培养为重点,提高自我发展能力17

5.以生源质量为基础,构建良性就业生态17

(三)学科水平提升工程18

1.强化学科龙头地位,发挥引领作用18

2.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形成学科高峰高原18

3.巩固蚕桑学科地位,拓展研究方向18

4.提升基础学科水平,增强支撑能力19

(四)高水平师资建设工程19

1.集聚高层次人才,构建优秀学术团队19

2.培育拔尖人才,提升青年教师水平19

3.优化工作环境,助推人才成长19

(五)科技创新强化工程20

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0

2.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增强行业科研实力20

3.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

(六)资源配置优化工程21

1.拓展办学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21

2.契合发展需要,强化资源配置21

3.建立四位一体,确立科学预算21

4.优化校区功能,实现一体两翼21

(七)国际影响力提升工程22

1.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扩大留学生规模22

2.构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学生国际视野22

3.加大海外引智力度,提高合作办学水平22

(八)社会服务增效工程23

1.强化科技支持,服务社会发展23

2.依托培训项目,服务行业发展23

3.提高产业竞争力,服务地方发展23

五、发展保障23

(一)组织保障23

(二)文化保障24

(三)服务保障25

(四)管理保障26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江苏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重要时期。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等文件精神,在总结学校十二五发展成绩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2016—2020年学校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重点指标、发展保障和发展举措,规划的制定经过认真的调研论证,凝聚了全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智慧,是学校依法制订实施各类规划、计划、制度和安排各类项目和资金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江苏科技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蓝图,是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十二五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十二五主要成绩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等举措,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十二五末,普通本科(含苏州理工学院)在校生数21895人,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数2114人,学历留学生在校生数34人,非学历留学生在校生数95人,成人教育在校生数11569人;新增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省级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共13部;新增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4个,普通本科专业52个;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等学科和教学平台4个;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1项(其中重中之重2项)、省级及以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27项;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共13篇;在全国各类学生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15年首捧挑战杯竞赛优胜杯,总分全国排名第26位;与国外大学建立14个校际交流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究项目1项,国家外专局文教类高端外国专家项目3项,被评为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培养的多名国防生荣立军功。

2.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积极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新增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新增立项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1个,省重点序列学科2个;新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新增动力工程领域;新设立目录内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个;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工程、农业、工商管理、会计和公共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1个培养领域;获省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个。

3.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深蓝人才工程博士化工程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等措施,完善职称评审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新增双聘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人、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共引进教师241人(其中博士学位160人);博士后进站5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30人(其中84人获得博士学位);现有专任教师1159人(其中博士学位469人),具有海外进修经历253人;具有高级职称人数499人(其中正高161人),45岁及以下高级职称占比50.7%

4.科技工作实现突破

 “十二五”期间,围绕学校办学特色,提高科技总量,提升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科技发展模式,加强协同创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形成鲜明的科研特色和标志性成果,科技创新与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科技工作实现突破。

 “十二五”期间,实到科技经费8.47亿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2.38亿元;获得国家级项目191项,省部级项目270项,在国防973子项目、863项目、科技部基础平台项目、总装备部探索性研究项目、工信部首批海洋工程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等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等领域均实现新突破;参研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参研的“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与动态跟踪系统”项目成果和“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分别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省部级高水平成果奖励(含学会)63项;获得专利授权84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84项,专利转让与实施许可143件;共发表论文9819篇,其中SCISCIE657篇,EI704篇,ISTP330篇,CSSCI193篇,国际及核心期刊以上论文4452篇,出版著作125部。

5.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学校。学校积极扩大筹集办学资源渠道,在信息化、实验设备、图书情报、基础设施、新校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完成校园网数据中心建设,形成涵盖校园信息服务与综合业务于一体的云资源中心;拓展实验室建设资金渠道,全球自动化领头企业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等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设备投入达1.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4亿元;投入文献购置经费2448万元,馆藏中外文纸质文献(含期刊合订本)达到1817162册,中文数据库21个,外文数据库7个,自建数据库5个,开通超星移动图书馆;2013年占地2352亩、容纳20000名本科生、3000名研究生的新校区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迁至张家港市办学,成立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全新办学格局;优化后勤服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后勤工作获得好评。

6.党建工作全面加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全面加强。

加强理论武装,将理论学习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将党委中心组学习与党委常委会专题决策结合,与研讨学校发展重大问题结合,增强中心组学习的示范性和有效性;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用人导向,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不断完善干部用人机制,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更加优化,35岁以下处级干部比例6.58%,正高职称比例40.79%,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67.1%;贯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推进校史口述史采编等文化建设工程,《江苏科技大学报》获评为全国船舶新闻宣传优秀报刊,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获茉莉花留学江苏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称号;校党委获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和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景荣春同志被教育部选树为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典型。

(二)十二五主要经验

1.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推进依法治校和制度管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对接行业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弘扬大学文化,传承校训校风,营造高效、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办学环境。

2.强化内涵,凝练特色

坚持特色发展,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凝练学科特色,有效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人才;成立海洋装备研究院,组建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科研创新团队;实施深蓝人才工程,助推青年英才脱颖而出。

3.创新机制,重点牵引

推行重点工作牵引机制,成立重点工作规划、推进、督查三个工作组,横向整体推进各阶段目标任务,强化过程监控和绩效管理,强化执行力,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争取更多竞争性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形成活泼、轻盈、灵动校园氛围。

二、发展环境

(一)外部环境

1.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愈加重视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和师资队伍、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优质课程和国际社会认可的学术论文和原创性成果,建设国际视野下的高水平“全球化大学”已经成为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从人才强国战略看,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发激烈,人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决定竞争成败的制高点和分水岭,高校通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人口红利人才红利转化。

从发展环境看,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高校必须树立市场竞争的意识和危机意识,主动对接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从发展定位看,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实施,特别是国家对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拓展服务能力、提升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从发展方式看,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要求高等教育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讲规模、讲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重质量、重内涵,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由以量谋大以质图强的转变。

当前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实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分类,通过立项建设、重点支持一批行业特色型高校,使之成为主要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已经起航;一带一路影响深远;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加快,军民融合不断深化;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深海探测开发装备及其关键技术面临突破;游艇邮轮产业快速增长。同时,现阶段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产业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行业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迫切。十三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超大型船舶、冰区船舶、高端配套设备等发展需求都将给我校涉船涉海学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也给我校进一步服务船舶工业提供了新领域。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整体提升蚕桑丝绸产业的地位与认知;丝绸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产业高端产品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蚕业科学在基因组等领域的突出成就,提升蚕桑学科的地位;家蚕转基因、基因组编辑、生物反应器等分子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学校在蚕桑资源育种领域的突出优势相结合,将引领和带动产业新发展新需求。

3.地方发展机遇和挑战

江苏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集中资源力量,扩大开放合作;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为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新方向;推进体制机制突破和模式路径创新,强化江苏沿海地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等平台创新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倡议支撑区、自主创新先导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镇江地区有效地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制造业基础和综合竞争力持续加强,成为全球闻名的海工船舶配套及特种船舶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基地、江苏省飞机零部件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苏州地区研发投入大,创新驱动强,转型升级快,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制造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近半,张家港已建立沙洲湖科创园等一批科研平台和再制造基地,激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我校行业特色鲜明,地缘优势明显,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内部环境

学校在向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跨越迈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解决,主要表现:

1.办学特色需进一步凝练和彰显,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明晰和优化;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进一步创新和落实;高效、有力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2.学科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数量偏少,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学科融合不够;最有特色的涉船涉海学科博士点未取得突破;ESI学科排名离前1%差距较大。

3.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人才引进后的培养与考核力度有待加强;团队建设和效益有待增强。

4.科研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科研方向的凝练、科研渠道的拓宽、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5.国际化水平亟待加强,留学生规模小,有海外经历的学生数量少;语言能力和研究水平制约了教师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交流活动,校内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偏少。

6.获取社会办学资源及平台建设的力度有待增强;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匮乏;现有办学资源难以满足学校跨越发展要求。

7.学校内部动力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不相适应;学校加快发展的需求与管理水平和干部队伍的能力不相适应;办学效益和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重点指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抓海洋强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运用“互联网+,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船舶工业新常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战略目标,坚持跨越发展和内涵发展,深入实施以决策、推进、督查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工作牵引机制,突出人才地位,注重成果意识,强化资源建设,强调管理创新,锲而不舍抓落实,坚持不懈谋发展,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依靠全校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而努力。

 (二)总体目标

2020年,船舶、海洋、蚕桑、粮食等传统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社会和行业认可度持续增强。专业结构与办学层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特色学科在国内有一定的引领,在国际上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级师资和团队的引进与培养取得新突破;积极弘扬大学文化,特色文化进一步彰显;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显著增强;办学服务支撑进一步完善,新的办学格局成型。建成国内知名行业特色型大学,为建成“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战略

1.改革驱动战略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借鉴国内外大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发展,形成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学院资源,优化学院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管办评分离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和专业机构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加强高等教育与行业研究,促进“智库”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建一流德育工作环境;坚持引育并举,强化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跨学院教师双聘制度。

2.创新协同战略

以人才、学科、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建设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与行业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协同能力,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推进行业特色型研究机构和平台建设;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

3.特色强校战略

依据《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照《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抓住行业转型发展、深远海重大工程、深海空间站研制、智能船舶及其他高技术船舶、高端配套业自主化推进计划等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立足产学研合作,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研发体系,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协同创新、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能力。

应对产业升级挑战,加快研发蚕桑先进生产技术与装备;整合国内和校内蚕桑、丝绸、机械、电子信息、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力量,构建蚕桑丝绸技术创新联盟,研发蚕桑先进生产技术与装备和适合丝绸高效生产的新型原料茧生产技术,培育新型适用蚕桑品种。

 (四)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强化教育教学保障,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人才。

 ——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以学科特色为统领,以学科团队建设为突破,以提升学科水平为目标,注重学科发展交叉融合,形成一批前沿引领、支持发展、服务重大战略与行业需求的优势特色学科。

 ——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分类评价,注重引育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视现有人才的选育工作,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国家级人才(团队)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突破。

 ——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机制。激发科研内生动力,提升自主创新及科技攻关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建立与其他高校、政府、企业战略联盟,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深化国际化办学机制改革,推进学生、教师、科研、学科和专业等国际化进程,探索与境外知名大学建立特色学院,提升办学效益和知名度。

 ——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建立充满活力的对外联络体系和校友跟踪服务体系,加大争取社会资源力度,完善功能完备、重点清晰、职责明确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和办学服务支撑体系,完善校区功能定位和规划建设,建成品质优良、环境优美、智能低碳的新校区。



 (五)重点指标

江苏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重点指标

指标

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数量

负责部门

指标

性质




全日制博士生规模

100

研究生院

指导性

全日制硕士生规模

3000

研究生院

指导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含留学生)

18000—20000

发展和改革处

指导性

专业数

60

教务处

指导性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新增)

1

教务处

指令性

省级教学成果奖(新增)

3(其中特等奖1项)

教务处

指令性

国家级精品类课程(新增)

1

教务处

指令性

省级重点教材、国家规划教材

(新增)

5

教务处

指令性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虚拟中心)(新增)

2

教务处

指令性

挑战杯”获一等奖及以上数

(新增)

5

团委

指令性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新增)

1

教务处

指令性

省部级品牌(重点)建设专业

(新增)

2

教务处

指令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增)

2

教务处

指令性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85%

学生处

指令性













院士数(新增)

4(不含双聘院士)

人事处

指令性

国家级领军人才数(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杰青),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新增)

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数(优青、青年千人、青年拔尖人才等)(新增)

6

人事处

指令性

国家级创新团队数(新增)

1

科技处

指令性

教学领军人才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新增)

1

教务处

指令性

省特聘教授(新增)

6

人事处

指令性

双创人才(新增)

1

人事处

指令性

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新增)

4

人事处

指令性

省级人才(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数、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等)(新增)

30

人事处

指令性

专任教师数

1500

人事处

指令性

专任教师博士比例

70%

人事处

指令性

ESI学科排名前1%(新增)

1

研究生院

指令性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新增)

1

研究生院

指令性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新增)

2

研究生院

指令性


国家科技三大奖

5(其中第一完成单位1项)

科技处

指令性

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13

科技处

指令性

中国专利奖

1

科技处

指令性

教育部人文社科奖

1

科技处

指令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数

350

科技处


指令性

国家社科基金总数

科技经费总量

16亿元(20204亿元)

科技处


指令性

ESISCIE总篇数(新增)

2000ESI:1500

科技处

指令性

EIJA类)、SCD总篇数(新增)

8000

科技处

指令性

CSSCI总篇数

500

科技处

指令性

ISTP、国际会议特邀报告数(新增)

400

科技处

指令性

专著

150

科技处

指令性

ScienceNatureCell

1

蚕研所

指令性

授权发明专利总数

1000

科技处

指令性

行业核心装备、技术及产品总数(新增)

6

科技处

指令性

行业知名科技创新团队

3

科技处

指令性

船舶行业知名软件(新增)

1

科技处

指令性



聘用外籍教师(研究人员)比例

1.5%

人事处

国际交流处

指令性

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

(一年及以上)

30%

人事处

国际交流处

指令性

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

(半年以上)

3%

国际交流处

指令性

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

5%

国际交流处

指令性

国际学术组织成员

5

科技处

指令性

国际期刊编委

3

科技处

指令性

单笔10万以上捐赠数

100

对外合作处

指令性



实验室建设经费

1.8亿元(其中校外1.5亿元)

国资处

指令性

印刷型文献(新增)

32万册

图书馆

指令性

电子图书(新增)

50万册

图书馆

指令性

专业核心文献数据库(新增)

5

图书馆

指令性

省部级及以上研究机构及平台

(新增)

3

科技处

指令性

总收入(亿元/5年)

40

总师办

财务处

指令性

国家大学科技园(个数)

1

总师办

财务处

指导性

竣工建筑面积及建设经费

新校区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主要由镇江市政府投资建设,学校需自筹部分建设资金用于自建项目、后续配套、搬迁等,约3亿元。

基建处






指导性

四、发展举措

 (一)教学改革深化工程

1.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竞争力

完善本科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发展涉船类专业,实现涉船类专业全覆盖,大力扶持与海洋工程装备相关的涉海类专业,科学规划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增加艺术学学科门类相关专业,扶持粮食工程等彰显学校传统办学特色专业,适度拓展薄弱学科相关专业,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建成一批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

2.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人的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丰富培养方向,构建素质与能力达成矩阵,构建专业应用型智能复合型优秀拔尖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示范项目,推广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推广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创新型学习方式;推进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改革,实施部分课程教考分离;破除依赖学分绩点学业评价方式;健全科研反哺教学机制,促进教师将前沿学术成果、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打造课内外通识教育教学平台,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通识教育实验区建设,建立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国际合作教育改革。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促进计划,加强与国外同类高水平高校的办学合作,扩大学分互认和学历互认制度;与国外3-4所较高水平大学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加强研究生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

3.完善教学条件,培育高水平成果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推进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建设10门“慕课”和100门微课,引入优质在线通识教育开放课程;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各级实验实践中心建设和新校区工程实训中心规划建设,培育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企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企业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实施教学研究促进计划,巩固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成果,加大对教学改革研究经费资助和奖励力度,培育和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4.夯实“双创”体系,增强实践能力

完善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江苏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高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建立学生有效参与的科技创新训练工作机制。每年资助不少于2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素质提升工程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筑牢思想认同基础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培养全过程,实施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诚信教育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引导考研作为抓手,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丰富校园文化,使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学有所长、学有所为;加强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围绕新生思想转型、学习转型和生活转型等重点,培养环境认同、专业认同、学校认同,主动换位思考,设计转型教育内容,实现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思想认识转型、学习模式转型、促进身心和谐、增强专业学习兴趣四个工作目标。

2.以科技竞赛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遴选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科研基地;做好各类竞赛组织工作,带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由竞赛的短期集中开展向日常化科技创新活动转变,由学校系统内部参与为主向校企合作推进转变,由对参赛作品本身的关注向对创新人才培养关注转变,由注重提升参赛个体素质向兼顾创新氛围营造和文化交融转变,完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将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探索自主性、研究性、创业性的创新教育新模式,构建多层次、互动式、开放型的创新教育平台,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3.以船魂精神为指引,强化学生海洋意识

深化“中国梦、海洋梦”宣传教育,以船魂精神为指引,加强大学生爱国、爱海、爱校教育,构建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对海洋及其价值的认识,使船魂精神深深融入学生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服务船舶与海洋事业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建设一批海洋意识教育的文化品牌、活动品牌,把船魂精神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涵养科大特质。

4.以骨干培养为重点,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积极探索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以学生骨干培养为重点,着力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学校管理(他律)转变为管理(他律)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律)的结合和统一;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有利条件成立大学生自我管理服务中心,继续深入落实“学生工作助理制度”,提升学生骨干综合能力。

5.以生源质量为基础,构建良性就业生态

优化招生计划布局,创新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生源质量;分段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实现大学生职业测评全覆盖;探索以创新引导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和培育学生首创和团队精神;推进就业工作二级管理,巩固传统就业基地,拓展新的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优化毕业生就业布局,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建立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切实发挥就业在招生中的导向作用,化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三)学科水平提升工程

1.强化学科龙头地位,发挥引领作用

基于前瞻性、系统性、交融性,联动考虑学科与本科专业的对应关系,在学科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形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高效工作机制,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人事、科技、设备及经费投入等支撑学科建设的政策措施;发挥学科规划引领作用,制定各学科的具体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进行学科建设工作的改革创新。

2.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形成学科高峰高原

加强已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实施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工程,加快水声工程二级学科点建设,培育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使学科水平全面达到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水平;构建与涉船涉海特色相关的集成式学部制工作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知名学者的科研合作,加大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海外研修和考核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加快实现ESI学科排名进前1%的突破。

3.巩固蚕桑学科地位,拓展研究方向

将蚕业研究所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蚕业科技创新基地,发挥其在蚕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用;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学校蚕桑资源育种领域的突出优势相结合,在家蚕抗病分子机理与抗病品种育成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取得标志性成果;注重生物学与畜牧学的交叉融合,拓展海洋生物研究领域;加强与相关国家在现代蚕桑生产、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和科技人员交流与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4.提升基础学科水平,增强支撑能力

树立基础学科协同意识,以数学、外国语言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为试点,进行基础学科综合改革;加强基础学科的应用实效性,使基础学科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对接机制,融入学校特色拓展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增强基础学科对专业建设和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

 (四)高水平师资建设工程

1.集聚高层次人才,构建优秀学术团队

实施杰出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国家级杰出人才、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实施“533人才工程,引进高水平博士(后)450人,其中2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实施优秀学术团队建设工程,构建由杰出人才引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10-15个,实现国家级创新团队的突破。

2.培育拔尖人才,提升青年教师水平

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拓宽经费渠道,实施分类指导,加强考核管理,每年选派60-7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1年及以上;实施博士化工程,选送100名以上青年教师赴海内外攻读博士学位;依托省部级以上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有影响力、行业知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推进深蓝人才工程“青年学者计划”,加强对培养对象的学术引领和培养考核,培育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3人以上、省部级学术带头人10人以上。

3.优化工作环境,助推人才成长

推进实施人才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考核,强化岗位管理,形成以业绩为导向,以品德、知识、能力为要素,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激发师资队伍活力;优化教师准入制度,完善人员退出机制,推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教辅、科辅人员构成机制,形成教辅人员专兼结合、科辅人员灵活流动的教学与科研辅助人员队伍。

 (五)科技创新强化工程

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围绕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的战略目标,实施“基础科研创新计划”,针对学校优势学科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前瞻性科学问题,通过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培育国际化基础科研创新团队,引领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国内领先、行业特色鲜明的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和蚕桑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发明专利(特别是高价值和国际发明专利)、国际期刊论文方面取得新成绩,努力实现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极高影响因子论文的突破。

2.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增强行业科研实力

围绕“中国制造2025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重点领域的战略需求及“深海、绿色、安全”的研究方向,针对新型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上大型浮式平台、舰船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及产品,通过组建跨学科研发团队、强化质量体系管理、构建重点重大装备研发项目管理运行模式,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提升服务行业科技研发的能力。加大对国家级科技成果的培育力度,力争在学校牵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方面取得突破。

3.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海洋装备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完善项目管理、人员聘用、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等政策制度,推动项目导向型向产品导向型的科研模式转变;发挥“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中乌(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中古蚕桑科技合作中心”的作用,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政策、创新知识产权转让模式,构建以行业技术需求为主导、学校技术成果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纽带的高效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形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行业技术成果转化平台。

 (六)资源配置优化工程

1.拓展办学资源,开展全方位合作

拓展办学资源,形成资源筹集工作的有效协作和责任分担机制。以贡献求发展,有效利用学校优势和特色,通过项目争取财政资金;以服务求支持,发挥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作用,推动共性技术的开发与转移;夯实校友工作基础,从服务校友、促进校友事业发展出发,实现良性互动;拓展筹资办学渠道,探索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的机制和运行模式。

2.契合发展需要,强化资源配置

以学科发展为引领,结合发展需要,科学统筹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国家级人才、国家级科研或教学成果所需资源,优先配置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学科培育所需资源,积极配置结合学科、教学、科研发展所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所需资源;构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云桌面应用平台和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

3.建立四位一体,确立科学预算

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四位一体的预算管理模式;完善预算投入机制,发挥预算的经济调控功能;提升预算执行的效益,注重各类投入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加大预算经费使用绩效考核和评估,实施专项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考核问责制度。

4.优化校区功能,实现一体两翼

新校区是我校十三五办学上台阶、上水平、国际化的硬件保证,将成为集信息化、人文化、生态化为一体的绿色校园;东校区将积极引入外部合作技术和资金,实行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发挥东校区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和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融合,不断突出和凝练苏理工的品牌和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七)国际影响力提升工程

1.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扩大留学生规模

开展留学生生源基地建设,在非洲、中亚和东南亚建设2-3个本科为主、规模导向的生源基地,在澳洲、欧洲和美洲建设2-3个以研究生及交流生为主、结构导向的生源基地,在周边国家建设1-2个语言生、预科生为主的生源基地。“十三五”末,在校留学生规模达800-1000人,培养质量明显改善。

2.构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学分互认、学生互派、短期访学等活动,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平台作用,实施“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资助项目”、“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资助项目”,争取省教育厅的海外学生交流项目,利用中介机构的优质学生交流项目,选派品学兼优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十三五”末,在校生中有3%的学生具有海外交流经历。

3.加大海外引智力度,提高合作办学水平

拓展引智渠道,加强与独联体地区国家的学术联系,进一步强化船舶国防特色引智工作,积极引进高水平外国专家,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国际化。“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强中澳项目、中乌项目的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学校战略目标,依托优势特色学科,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争取举办非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八)社会服务增效工程

1.强化科技支持,服务社会发展

强化科技与智力支持力度,通过技术开发和转移平台,进一步发挥科技咨询服务作用,运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术期刊建设,促进学校、行业和企业教育资源共享;建立高水平人才交流机制,实现高水平人才共享。

2.依托培训项目,服务行业发展

坚持依托行业、拓展领域、主动服务工作思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打造精品培训项目,创新继续教育管理机制,提升继续教育品牌影响力,建设系统化、特色化、市场化和精品化的网络教育服务体系;实施一院一品项目;建成中国船舶工业高端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后备管理干部培训和船舶行业工程师在职学历提升等继续教育基地;探索成立船舶经济、蚕桑智库,为行业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产业竞争力,服务地方发展

推进校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企业制度规范化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引进战略投资与合作,弥补校有企业在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不足,引领企业做强做大;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现有产业的实际,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发展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党委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发挥校党委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健全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健全学术体系和民主管理机制;落实《江苏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建立有效管用、简便易行、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建设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干部学习培训、教育管理,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干部综合研判、审视制度,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理论武装工作,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自信两个巩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关注并利用好江科大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抢占网络舆论阵地,维护校园稳定发展大局和学校良好社会形象;关心离退休职工思想和生活,发挥离退休职工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切实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实效;坚持以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构建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纪监督于一体的多层面、立体式干部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认真做好信 访工作,切实解决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文化保障

坚持和倡导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以及育人为本、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人才观,以大学文化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提供精神文化保障。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科学民主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各项管理制度要充分尊重和体现广大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目标追求。

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远景目标;以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船舶、海洋、蚕桑三大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以省市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

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校史馆、船舶模型馆、蚕桑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与场所。

 (三)服务保障

保障新校区建设。十三五”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确立“一体两翼”办学格局;2018年新校区一期项目全面完成;十三五末,新校区二期规划土建学院楼投入使用,教职工住宅与青教公寓投入使用。

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完善功能完备、重点清晰、职责明确的服务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智能化运行平台。启动新校区扁平化网络建设,建设师生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云资源中心,全面启动新校区智能化教室、资源库、网络教学整体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

完善装备设施建设。建成理念先进、体系完善、资源共享、设备精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校分析测试中心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打造一批优质、特色资源,扩充资源总量,提高资源质量。

推进档案、图书情报建设。进一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建成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图书情报中心;实现当代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转变;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务;建成各主要学科的全文数据库;实行便携式、移动式入馆教育等功能。

 (四)管理保障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实施《江苏科技大学章程》为抓手,进一步健全与章程相配套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规划,突出过程管理,强化目标意识和绩效管理,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构建满足跨越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优化学术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增加校有企业效益;深化后勤保障机制改革,后勤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和应急工作预案,创建平安校园。

推进校院两级管理。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设置委员会等决策、监督、指导机构的工作职能和制度程序;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主体地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常态化评价与考核机制;坚持教学与科研激励政策同等原则,落实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岗位津贴及职称评定挂钩的规定;全面实施《江苏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工作基本合格标准》,加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化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考核。

优化部门设置。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能,理顺学校和部门关系;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不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推进学科协进,优化学科布局,打破学院壁垒,整合优质资源,强化相关特色,试行包含柔性学部制在内的学院改革;实现小机关、大服务,提高机关服务和效能;进一步推进专职研究机构建设。

推进民主管理。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会、共青团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不断完善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制度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制度,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继续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师生员工依法享有各项权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专任教师岗位考核评价制度,以过程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非专任教师岗位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实现以事为本的行政事务管理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转变,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加强岗位管理,合理规划各类岗位的总量及其结构,提高人员编制使用效益;关注民生问题,提高教职工待遇和幸福感,着眼师生身心健康,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美好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