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际党建协同创新,推动党建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系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党支部、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聚合力 协同创新护长江”为主题,开展线上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理论联学+实践联促+课题联研”三维模式,构建跨校际、跨学科党建共同体。
跨学科对话激荡生态治理新思路
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硕士党支部组织委员徐智贤系统阐释退捕渔民社会转型研究成果,环化学院环保协会党支部展示流域治理技术路径。三方聚焦“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环保材料应用”等议题展开跨学科研讨,形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体系”等建设性建议,彰显党建联建激发创新思维的乘数效应。
深学细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在“新思想联学”环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洪旻晟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重要文章,创新采用“理论溯源+案例解析+青年践行”三维学习法,通过“政策演进时间轴”“民营经济振兴图谱”等可视化工具,深入解读“两个毫不动摇”的时代内涵。青年党员结合专业实际展开研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强国建设的行动自觉。
实践赋能打造长江保护示范样本
江苏科技大学2024届校友、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叶雷凯生动讲述江豚保护实践团的八年坚守。这支由学生党员领衔的全国首个大学生江豚保护社会组织,创新构建“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社区共治”三位一体保护模式,研发的智能监测系统使江豚识别准确率达92%,累计开展环保宣讲200余场,相关成果获评全国“母亲河奖”。案例分享为基层党组织如何将专业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提供了鲜活范本。
协同创新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三方党支部确立“组织共建、课题共研、人才共育”合作框架:计划联合组建“长江生态保护青年突击队”,定期开展流域联合科考;共建跨学科研究数据库,推动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发与社会治理研究深度融合;计划创设“长江大保护党员先锋论坛”,打造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品牌阵地。
此次联学共建活动开创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协同发展的新模式,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创新组织生活形态、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向赋能。未来,三方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合作,努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动能。
撰稿:洪旻晟;审核:李瑞峰、杨海涛